为了有效地对金属或非金表面赋予防护,必须根据下列因素选择正确和合理的镀层金属:
1)使用环境条件对金属材料的要求,如要求防海洋盐雾,防工业大气腐蚀等。
2)对镀层的特殊性能要求,如高导电性、耐磨等。
3)相容和不相容金属与镀层接触的电化偶。
4)其他。
当两种不兼容金属聚密接触在一起时,并处于一定的电介质(如酸、_、水分、工业气体、盐雾)中,很可能引起接触腐蚀,所以,在设计中考虑电镀时,应慎重考虑零件与零件之间,镀层金属与基体金属之间的接触电化偶的大小,如铝及其合金要与钢制零件聚密接触使用时,应镀镉后再镀铬。
在不兼容金属接触表面形成的电化偶通过原电池作用,加速金属腐蚀。当然,采取了要求的腐蚀防护措施,限制了接口金属电化偶的作用,可以允许接口金属接触,将金属及其合金(或镀层)分成若干组,它们的电动势,当用一饱和氯化亚汞电极在室温环境下形成电化偶时测得在0.05 伏以内,一组内的全部金属可认为它们相互间是完全兼容的,可紧密接触,如表4-10 所示,表中各组之间的兼容电化偶是根据表中最大电位差为0.25V 规定的,为了简化运算,除了相对于氯化亚汞电极的电动势外,表中所示的阳极指数是用第1 组(金等)为0 和第18 组(镁等)为175而推导的。每一组同下一组阳极指数的差数得到电动势差为0.01V。表中共18 个组,每一组内的金属都被认为不可能产生生原电池作用的。